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历史预测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房地产历史预测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中科院历年来对中国房地产未来趋势的展望是否准确?
- 太原市房地产经历了2017-2018年的疯狂上涨,到2019年的平稳,2020年趋势如何?
- 对沈阳楼市如何预测?房价如何发展?
- 二零二二年的房价还能上涨吗?
- 年底找钱“井喷”,多房企售卖股权出让项目“补血”,为什么房企如此“缺钱”呢?
中科院历年来对中国房地产未来趋势的展望是否准确?
中科院从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6年且每年年初都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房价预测。
笔者也查询了一下,中科院从2014年到2019年的房价预测情况如下:2014年预测商品房销售均价涨幅7.6%,2015年涨幅1.2%,2016年涨幅3.9%,2017年涨幅3.4%,2018年涨幅4.2%,2019年涨幅为6.7%。在这6年时间里,无一例外都是预测看涨。
看来这个不是中科院对房地产的价格走势预测,而是对下一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期望。即便在房地产市场最低迷的2015年,还是预测了上涨1.2%。要是按照中科院的趋势预测,前几年又何必进行货币安置投入大量的资金来激活房地产市场。而在2016年、2017年房价大幅上涨的时间里,也是预测了上涨3.9%和3.4%的小幅上涨,这显然与许多地方房价翻番出入很大。
而对于2019年还能预测房价涨幅超过16年、17年、18年的近一倍的6.7%有些无语。难不成2019年还要房价翻番不成。笔者认为房地产市场已经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很多大型房地产公司从去年年底起就是缺乏动力进行拍地屯库存。土地市场流拍现象严重,甚至很多地方只能靠城***司来自行兜底。
2019年、2020年的房地产市场的运作目的不是在于推动价格的上涨,而且确保销量的平稳下滑。在量稳价跌的促销手段下才可以达到预期目标,从而确保土地收入的稳定,满足地方财政收支的平衡。未来几年的房产走势会显现下跌趋势。
但从中科院的这种预测思路分析,这是一种大方向趋势期望。我国的城镇化率目前为59%,也就是要达到70%的城镇化率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那么基本上可以确定中科院对未来的预测还会有10年的上涨期望,至少要到2030年后才会出现房价下跌的可能。
太原市房地产经历了2017-2018年的疯狂上涨,到2019年的平稳,2020年趋势如何?
稳中有降呗,经济都不景气,房地产能好到哪里去,这么多年下来,太原市人口才450万人口不到,产业现在还是重工业那一批,能买的起房子的那几年也都买了,现在还有多少真实有效的需求
2017年-2018年,太原房价涨幅大,领跑部分城市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城市发展,规模扩张,新区域的发展吸引了大量投资的目光,大家对于城***远规划的信心比较足。出现了一方难求的局面。
2.太原大力推行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规模和速度空前,导致了很多人手中闲置资金比较充足;另外一方面,拆迁及城中村改造,逼迫原本租房的群体必须考虑尽快入手解决住房问题,小户型刚需及刚改户型成为最主要的需求。
3.全国大部分城市限购落地的情况下,太原依然未执行限购,山西其他地市及省外回流购房者占比逐步加大,促进了房价上涨。
4.大量好位置的城改用地项目及地王项目开盘,拉高了城市价格。
主要原因是:
1.2018年年中太原限购落地,7月起正式执行,抑制了原本占比30-40%的非太原户籍购房者需求。
2.2019年太原二青会并未对太原的区域发展起到太大的作用,影响力大不如前。
3.2019年,大量新盘入市价格持续走低,拉低了整个城市均价,影响了部分在售房源项目的价格。
对沈阳楼市如何预测?房价如何发展?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沈阳人,我个人认为沈阳未来几年的房价仍然是稳中有涨。但这种涨是***涨、是虚涨,这种长没有支撑的条件,纯属是人为推动的“涨”。
原因如下:
1.流动人口减少,人才持续外流。一个留不住人的城市,基本不会发展的可能。向京广户流动人口上千万,足以支撑当地的房价。
2.没有代表性的[_a***_]特产,缺少可以创造城市收入的项目和产品。众所周知,沈阳是典型的工业型城市。没山没海,因此如海鲜、山货、瓜果梨桃、美酒、纺织品都没有必须代表性的产品和产业。
3.支柱性的产业和民企,外企稀缺。本土企业大多亏损严重,库存大量挤压,技术落后。全靠宝马等少数外企勉强支撑。投资环境不如南方和沿海地区,个别政策朝令夕改,使得好的企业来沈投资越来越谨慎。
4.为增加税收,土地出让价格翻倍增长,新房价格自然翻倍上涨,形成***涨。沈阳市纳税前100名企业地产公司占比过半。
5.沈阳就业环境不理想,工资收入相对其它省会城市偏低,返而房价不断升高。贷款买房人多了,家庭负债率自然攀升。
通过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沈阳没有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任何基础。但房价还在持续上涨,这就是个“奇迹”。
二零二二年的房价还能上涨吗?
二零二二的房价不会上涨。今年来,国家对房地产政策的态度是明确的,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当前流动性不是太好,很多地方的房子出现滞销。经济形式不好,老百姓挣不到钱。目前,只有刚需一族有够房需求,投资性住房需求下降,所以2022年房价很难上涨。
年底找钱“井喷”,多房企售卖股权出让项目“补血”,为什么房企如此“缺钱”呢?
我们公司是做大宗物业交易的,我们从2017年一直在做大宗物业交易报告,2019年上半年全国房企资产买卖的数量以及总金额远远超过了2018年全年的数量,这说明了什么?
第一:经济形势的走低最先影响的就是房地产和金融公司,他们本身就是做杠杆的,经济低迷,再加上政策上要去杠杆,那就意味着地产开发商找银行,找信托,找风投,找基金募集过来的钱没办法还的上,而且找风投融的钱一般利息很高。
第二:房子是刚需,即使现在房价微微下跌,也依然有很多人买不起房子,对于个人来说,只是没有一个固定的栖息之地,但对于开发商来说,就是灭顶之灾。已经建好的房子卖不出去,资金不能周转,也就意味着资金链断了,地产开发商手里剩下的就是一栋栋物业以及几十亿的负债。
怎么才能还上开发商的钱呢?只有一个办法,变卖自己的资产,而且是比较好的资产,稀烂的资产也没人敢买,所以这就是为什么2019年大宗物业交易成交很活跃。他们就像绝路的壁虎,选择断尾而生,可惜的即使断尾也不一定能拯救整个房企的命运。
2019年可能是未来房地产最好的一年,在很多房企都被爆出来全员卖房,卖不出去就开除的情况下,各大房企都在缩衣节食,保存力量,究竟哪些能撑到最后,哪些中途倒下,我们还是拭目以待!谢谢,一点小感触,希望能帮到大家
房企出现缺钱的现象,一方面在于自身负债率较高,存在较大的偿债压力,但却受限于偿债渠道受阻,房企售卖股权出让项目进行补血,也是不得已的办法;另一方面则是对以往高速扩容、大举发债拿地等现象的纠错,如何房企缺钱,也是为以往过快发展与膨胀模式的买单。对于房企而言,以往过于激进的投资行为,往往会给房企自身带来不少的压力,而随着之前发债项目逐渐到期,如今却逐渐步入偿债高峰期,而对于房企来说,借助售卖股权、出让项目等多渠道方式进行补血,也是当前的无奈之举,借新还旧、任性扩张的模式也会因接连的政策调控而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房企的缺钱问题也是当前房企所面临的一个比较真实的写照。
这应该就是国家对房地产调控的结果。
先说说为啥调控,表面上,就是房价的居高不下,而炒大于住的情况在房地产市场横行,而这种横行怎么造成的?有这么几方面,比如真的希望进行房地产炒作的人在炒作房子,某些大资金量的资本也在这么做,从中囤积居奇,拉高房价。而同样还是这个核心,就是开发商也在做着捂盘惜售的手段,当然除了捂盘惜售以外,就是因为开发商以预售的方式进行销售,为资金流稳定提供了基础,就是开发商有着好的现金流,才会继续这样做的囤房捂盘、捂地等方法,这样的话房价自然不好调控。而原来的调控中主要以信贷控制和约访督导等方式在做,而真的让开发商着急的就是银行对于开发贷和开发商不动产抵押贷款的要求的日益严格,这样一下子给本来充裕的现金流掐住了脖子,这样开发商着急了,在建项目需要资金、尤其年底更是甚者,所以,股权出让还是质押,项目转让等等都是正常的手段。而这样下去的话,就会出现大开发商将小开发商逐步吞噬,因为小开发商的现金流非常的脆弱。
所以,这种情况在一个行业整体遭遇现金流危机的时候的操作就不算什么特殊***了,就是开发商的自救的一个手段,这就是调控下面的一个缩影。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历史预测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历史预测分析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62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