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客户流向分析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房地产客户流向分析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楼市明显降温了,但为何依然没资金流入股市,A股依然在创地量那?
个人认为目前股价很低,楼市也低迷,按照经济学理论,股市应该有大量的资金涌入,但为什么没有资金涌入股市,难道经济学理论出了问题,如果你再认真的研究,发现并非经济学理论有问题,而是股市制度存在缺陷.目前的股市发行首发只发10%,三年后,90%的股票解禁,加之前几年***式的发行,每年解禁数是个天文数字,既使现在每股股价跌到1.5元,大股东仍然有50%的利润,他们怎能不减持呢?股市现在仍可看到有资金流入,但面对汹涌的减持浪潮这些资金只能是杯水车薪.现在中国股市己到了国家必须考虑计划减持的关健时节,一定要限制每年的减持金额,将股东减持时间由三年延长到60一100年,并根据大股东回报投资者本金和利息的比例制定其减持比例,保证股市有一定的资金流,这样股价才能启稳反弹,投资者信心才能恢复,中国股市才有希望,大股东恶意减持圈钱行为才能止至.
正常情况下,楼市与股市是呈跷跷板效应的,楼市好了,股市就会差;股市好了,楼市就会有点问题。更直接地说,就是楼市投资不赚钱了,资金就会转向股市。股市不赚钱了,资金就会转向楼市。
那么,为什么现在楼市情况不太好,在楼市投资的风险会越来越大了,资金仍然不转向股市呢?难道楼市与股市的跷跷板效应不存在了吗?显然,不是跷跷板效应不存在,而是现状决定了楼市与股市难以形成跷跷板效应。
首先,股市比楼市的现状更惨。必须看到,当下的股市,实在是惨不忍睹。如果说楼市只是低迷、多数城市房价依然在小幅上涨的话。股市则是严重低迷,多数企业都是股价下跌,相当一部分企业已经跌破净值,或者出现质押风险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让投资者敢去投资呢?与其让资金停留在楼市,可能也比到股市去当韭菜要好。股市的割韭菜,可是刀刃十分锋利的。
其二,对通货膨胀有一定预期。虽然价格总体平稳,似乎不具备通货膨胀的压力。但是,货币超发的现实,又让人不得不对通货膨胀有一定预期。更为重要的是,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让全球货币超发已经成了必然。一旦经济全面复苏,全球性通货膨胀是必然的,也是可怕的。到时候,输入型通货膨胀也是概率很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储存房子,或许仍然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所以,很多投资者心里看重的,仍然是房子,是楼市,而非股市。放手的,主要是炒房者。投资者看重的,仍是楼市。
第三,避险情绪较浓。无论是楼市还是股市,投资者避险的情绪都是比较浓的。原因就在于,国际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不断加息,导致投资者出现了浓烈的避险情绪,投资硬通货的情绪加重。所以,象股市这样的风险投资,很多人***取回避的方式。所以,楼市与股市也很难出现跷跷板效应。
总之,楼市的低迷,没有带来股市的抬头。而股市的持续低迷,又没有让楼市继续维持火热。楼市与股市,呈现了双低迷格局。投资者当如何把握,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多人在预测,明年或是股市走牛的年份。我要问的是,可能吗?
谢邀!
人们常规意识上好像觉得楼市和股市存在跷跷板效应,但其实并非如此。你主观意识上的楼市和股市的跷跷板效应,或许只是某些金融机构为了唱多楼市或者唱多股市而给出的理由罢了。
从长期的角度来讲,资产价格都是同涨同跌的。比如美国,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股市大跌,楼市也大跌。 从2002年左右股市从新上涨到07年,此期间,美国楼市也是大涨。然后07年次贷危机,股市大跌,楼市也大跌。之后08、09年缓过劲来,股市上涨10年,楼市也同样如此。 日本也是如此,90年代初,日本泡沫最高的时候,股市和房价同时在最高位,之后双双暴跌。我认为,中国从长远角度也没什么不同。楼市从03年涨到现在,而A股的总市值也是一路上行。只是由于A股个股的退市机制较差,没有合理的优胜劣汰,导致从指数上来看,只看到底部不断抬高,但没看到高点继续抬高的长期上升趋势。(说的是07年上证高点的6124.04和2015年的5178.19)。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潜意识中存在股市和楼市的跷跷板效应呢?除开了某些金融机构的唱多以外,就是短期内人们潜在默认了资金就如同水流,楼市和股市就像两个蓄水池。如果更多流入到股市中,流向楼市的资金自然就少了,股市上涨,楼市下跌。如果是更多流向楼市中,流向股市的资金就少了,楼市上涨,股市下跌。普通人会存在这种潜在观念,并且认为很有道理。
但是,这是建立在投资用途的存量资金不改变,而且资金只能流入到楼市和股市里。
而发生在中国真实的状况里,可能发生的是,由于经济保持长期增长,存在大量增量资金,大量增量资金双双流入楼市和股市,中国就比如05-07年。之后次贷危机导致全球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股市楼市双双暴跌的08年。这是跷跷板效应的反例。
跷跷板效应,主要集中在08年之后的阶段。
1、由于07年股价严重透支了未来预期收益,正好遇到次贷危机暴跌一整年,股市投资者亏损惨重,导致股市吸引力大降,4万亿增量资金大部分流入楼市,导致09年后楼市大涨(主要集中在一线),而股市稍纵即逝的2009-2013年。(这算所谓跷跷板效应的第一部分,楼涨股跌)
2、由于13年底更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导致的楼市成交量缩水,一线城市价格上不去缓慢震荡,而股市由于长期下跌后,估值已经显露,而新领导上台,推动一系列改革政策导致股市吸引力大幅上升的2014-2015年中。 (这算所谓跷跷板效应的第二部分,股涨楼跌,其实楼市当时真没跌多少)
3、由于2015年5-6月,中国股市已经来到历史估值高点,泡沫严重,大股东大量***而高层自2015年4月开始放松地产调控,以及出台一系列棚改货币化政策,推动楼市,最终导致的楼价再次上涨,而股价牛转熊市2015年中-2018年中。(跷跷板效应第三部分,楼涨股跌)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客户流向分析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客户流向分析报告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86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