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房地产月度财务分析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房地产月度财务分析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房地产的利润有多高?大家来分析分析?
房地产的净利率如果项目正常运营,10% 左右。做得好的项目,可以达到 20% 以上;做得不好的还有很多赔钱,项目烂尾,或者房子盖好卖不出去,抵押物被拍卖的。大部分传统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利润率 5~6% 左右,甚至更低。
房地产企业超过 15%的有 8 家,10~15% 的有 7 家。其余的都在 10% 以下。
平均看来,就是「比起一般行业,利润高一些」的水平。10% 确实高于很多「一般行业」。但称不上暴利,最多可以说是「微暴利」吧。因为大开发商和小开发商的运营模式很不同。大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低,但运营成本高,而且会为了打品牌拿「地王」。排名靠前的开发商,有时候,地拍下来的时候就知道是赔钱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拿地便宜。通过各种方法(此处省略,别问我,我不会说哒!)拿到价格比较低的地。
其次就是利用财务方法做高成本,以此降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据说(不是我说的哦!不要来查我!)很多公司都做了一定程度的手脚。
还有融资成本。房地产项目基本都是要借钱做的,年息个位数的开发贷和 30% 以上的***,是有很大差别。
怎么说那,如果是刚拿房子就开始盖起来,房价是由地+税+融资成本(一般是贷款利息)+建筑费+售房成本(人工工资+宣传广告)+各种盖章的成本。地一般是40%左右,融资成本7%左右,建筑费是2000一平左右,售楼成本4%左右,所以:开发商的利润基本是15%左右。
地产行业从业10年的人来浅谈回答一下。
一、早期空手套白狼阶段,黄金阶段。只要取得建设地,就能卖楼花,用购房人“众筹”的钱去建设购房人的房子,地价便宜而且过程无资金成本,那个时候可以有25%—30%的利润。
二、市场逐利阶段,白银阶段。基本从2003年至2018年,地产公司遍地开花,传统行业公司都转行或者半只脚踏入地产公司,这段时期整体房价高企高涨,排队买房现象常有,房产公司只愁没房卖不愁卖不出,但这段时期也是国内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整体物价人力成本随之而涨,加之每家房产公司疯狂扩张,融资成本高企不下,这段时期整体利润在15%—20%左右。
三、求生存的薄利阶段。随着***不断强化调控房产,限售限价公租房房产税等政策***加***,房产公司不能随意定价,市场预期下降多为观望状态,市场一下子冷却,2018年行业龙头万科提出来“活下去”战略为始,某园提出高周转,整个行业开始收缩从各方面降本增效,杭州滨江房产作为浙江本土优质房企,其董事长在本年提出“努力做到1%到2%净利润”可见一斑,排除其忧患意识之虑,也有夸大之嫌,但也可见行业之势,目前房产行业既有面粉比面包贵的源头,又有建材人工成本高的过程,还有成交价量低造成的资金堵塞,目前整个行业利润在5%—10%。
当然,前文所说皆为整体,还有一些项目多为亏损的也有很多,另外一些商业地产项目整体利润会比住宅盘会高5%—10%。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房地产月度财务分析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房地产月度财务分析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ibrisferibotseferleri.com/post/53707.html